当前位置 > 首页 > 育婴宝典 > 正文
乳糖不耐受的“前世今生“日期:年/月 来源:童之梦

1、什么是乳酶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 LI

      食物中的乳糖进入小肠后,由于乳糖酶缺乏(lactose deficiency,LD),乳糖不能分解成单糖(葡萄糖、半乳糖)被吸收入血,称为乳糖吸收不良(lactose ma labsorption,LM)。当乳糖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分解成短链有机酸如:醋酸、丙酸、丁酸等和气体如:甲烷、H2、CO2等,乳糖发酵过程可引起肠鸣、腹痛、腹胀和渗透性腹泻。以上过程即称为乳糖不耐受。

2、乳糖不耐受常见的症状和判断方法

   儿童乳糖不耐受表现:

      乳糖不耐受对儿童的影响较大,在多数情况下摄入一定量乳类(如:牛奶、哺乳)后30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表现为肠鸣、腹痛、腹胀、排气、嗳气、恶心、腹泻等症状,大便为水样、泡沫状,呈酸性,婴幼儿还会伴有尿布疹、呕吐、生长发育迟缓等。

     乳糖不耐受的常见症状有吐奶、腹泻、腹胀、腹痛、肠鸣、排气、大便奶瓣等,由于腹部不适,易产生哭闹现象。

     如果宝宝有上述症状,建议去医院做一下尿半乳糖或者大便检查,如果有些地区的医院没有条件检查,也可通过专家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自我鉴别方法:  三看两听一闻来参考判断

看宝宝的大便:有没有奶瓣,有没有水便分离蛋花样,有没有很多泡沫。

听宝宝的肚子:是不是经常咕噜咕噜肠鸣音,是不是多屁。

闻宝宝的口腔有没有酸臭的味道。

如果有1-2项符合的,可以基本判定为轻度乳糖不耐受;3项以上的,属于中度乳糖不耐受


3、乳糖不耐受的原因

       先天性LD

是指自出生时机体乳糖酶活性即低下或缺乏,是机体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所致,这一类型很少见。

      成人性LD

 该型受基因调制,当生长到一定年龄,即出现乳糖的活性缺乏或消失,此型在成人中最为多见。

      抗生素的使

大量服用头孢类、内酰胺类抗生素后也会引起继发性LD

      各种腹泻

对小儿来说,秋季多发性腹泻、细菌性腹泻会引起胃肠功能的暂时低下,乳糖酶分泌减少

或活性降低,持续饮奶会引起继发性LD

4、乳糖不耐受的危害

       ①乳糖不耐得不到及时调节,会造成婴儿厌奶影响其生长发育。

       ②乳中含有人体骨骼、肌肉、器官、大脑等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因乳糖不耐无法吸收奶中营养和厌奶的婴儿一般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各种症状。

      ③乳糖在乳糖酶作用下形成的半乳糖是婴幼儿大脑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长期乳糖不耐影响婴幼儿大脑智力发育。

      ④由于乳糖不耐,喝奶时,奶在婴幼儿体内无法被完全分解、消化、吸收,滞留在肠腔内,在细菌的作用下形成各种有害物质,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肠胃问题;长期乳糖不耐易导致小儿难治愈的慢性腹泻,腹泻严重者甚至有性命之忧,部分患儿会诱发尿布疹。

       ⑤乳糖不耐影响奶中的矿物质,比如:钙、铁、磷的吸收,造成宝宝缺钙、缺铁、缺锌和贫血症状等。

       ⑥乳糖不耐也会造成奶中维生素、蛋白质等婴幼儿生长发育必需物质难以被患儿消化、吸收,造成患儿体重低下及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严重的时候,乳糖不耐诱发的并发症会危及患儿生命。

5、乳糖的重要性

       ①为人体提供热量;

       ②维持脑细胞发育和整个神经系统健全;

       ③是小儿体内器官、神经、四肢、肌肉等发育及活动的动力;

       ④促进小儿肠道内的乳酸菌繁殖生长

       ⑤促进小儿对钙等矿物质的吸收;

       ⑥保持儿童体内水分的平衡,提供与脑和重要器官的构成有关的半乳糖。

6、如何解决乳糖不耐受

      ①少量多次饮奶:使肠胃逐渐适应,但对于乳糖酶严重缺乏者仍不适用。

      ②避免空腹饮奶:事先摄入其他事物,减缓消化过程,减轻不适感。

      ③其他乳制品代替:酸奶、干酪、奶昔等乳糖含量低,可以避免LI的发生,但这些食物与牛奶的成分有很大不同,无法完全替代。

       ④食用低乳糖奶粉:可以有效避免LI的发生,但会影响矿物质和蛋白质的摄取,并抑制乳糖酶的分泌,不宜常用。

        ⑤补充优质乳糖酶:可以有效避免LI的发生,可正常食用奶制品。